蛋雞養殖技術1. 首先雞種類的選擇,一般選擇適應性強,抗病性強,覓食能力強,耐粗養性好。另外,還應考慮市場需求,選擇銷量較好的品種。最好選擇優良的品種土雞,這樣養出來的雞效益高。 2. 在育雛階段,雛雞一般在溫度為34至35度的環境中正常生長。為了確保溫度的準確性,除了檢查雞的情況外,還應在室內懸掛溫度計,一起清除糞便。除此之外,在喂養飼料上應添加維諾雞用高維補充維生素,促進生長速度,提高食欲性,增強抵抗力,滿足多種營養吸收成分,提高養殖效益。 3. 飼養管理要密度適中,每只產蛋母雞都應該有足夠的飲食供應,保持雞群清潔,并且適量供飲水。水質要干凈為宜,蛋雞每天要定期喂食。想要產蛋量多,在養殖過程中拌料維諾霉清多礦補充礦物質,提高生產性能,提高飼料利用率,減少亞健康的狀況發生,增加抵抗能力,加強養殖蛋雞整體品質和生長整齊度。改善雞的體型、使肉質結實,從而,提高蛋禽產蛋率、增加蛋重、改善蛋品質,延長產蛋高峰期。及時提高飲食的營養水平。為了減少氮污染,我們還應盡量減少氮污染和破壞環境條件,并盡可能保持穩定或逐漸變化。 4. 雞舍要保持通風好,即使在冬天,也需要適當通風,空氣新鮮。使雞群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生長。 產蛋期的鵝需加什么營養產蛋期的飼養管理:產蛋母鵝的飼養以舍飼為主,放牧為輔。日糧配比是谷實類與粗糠類為2:1,青飼料必須達120-180克,也應給適量的餅類等蛋白質飼料,補給3-5%礦物質飼料,以促進持續產蛋。喂料要定時定量,先粗后精,每天喂2-3次。要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。喂料量:小型鵝為100-130克,大型鵝為150-180克。母鵝的產蛋多在早晨3點到上午8點,產蛋持續期不同,一般母鵝每兩天產一個蛋,也有的隔一天連產兩個蛋,再隔一兩天又連產兩個蛋。母鵝產蛋要有固定地點,以保證種蛋清潔衛生。因此,早上放牧前要檢查鵝群,如發現母鵝鳴叫不安,腹部飽滿,泄殖腔膨大,行動遲緩,不離巢的鵝只,抓住觸摸,如有蛋則留在舍內,不參加放牧;也可上午在鵝舍附近放牧,便于未產蛋的母鵝回舍產蛋。每次放牧的時間應短一些,一般每天上午2小時,下午2小時,天熱可在運動場的樹蔭下或蓬蔭下休息。為提高種蛋的受精率,應根據鵝的營養、健康等情況確定公母比例,一般為1:5-6。種鵝一般早晚配種的多,而且鵝只喜歡于水中交配,要有較好的水源,每百只鵝應有40-60平方米水面,過大過小都會影響種蛋的受精率。蛋鵝的利用年限為3-4年。每年產蛋結束時體重下降的較多,此時必須改變飼養方式,盡快地恢復體重,以轉入下一個產蛋年度。母鵝一般在8-9月齡后停產。如果冬季轉入舍飼也可常年產蛋。一般連續產蛋5-6個月就將進入停產期。在停產前的1-2個月產蛋量減少,部分鵝只開始換羽,種蛋的受精率降低,便開始進入停產期。此時要將日糧由精料改為粗料,開始以放牧為主。在轉入下個產蛋期前的30天,應檢查鵝群營養情況后確定補飼的方法,以保證種鵝的健康和提早產蛋。 烏龜產蛋后,如何飼養烏龜生蛋后,必須增加母龜的飼料量,使其迅速恢復。烏龜的蛋是靠環境溫度孵化的,因為烏龜本身不會孵蛋。準備一個木箱,可以在箱子底部鋪上沙子,上面撒上2厘米細的沙子,用濕毛巾覆蓋等待烏龜蛋的孵化。 室內溫度保持在25℃到35℃之間,烏龜的蛋要收集起來,每天放在太陽底下,可以在太陽的溫度下孵蛋。同時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濕潤。 下蛋雞要怎樣喂養下蛋雞要有適宜的生活環境。要讓產蛋雞多產蛋,就必須想法盡量給雞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和產蛋環境,要根據不同季節的變化規律,而采取相應的配套的飼養管理措施。 在夏季高溫高濕季節,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,加強舍內通風,保持干燥的環境衛生,向雞群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,并適當增加青菜的飼喂量,以提高雞的采食能力。 進入冬季,要特別注意做好雞舍的防寒保溫和人工補充光照,舍內溫度應維持在13℃以上,光照15-16小時,飲水適當提溫,不飲冰冷水。 雞的養殖與管理技術1、對于留作種用的雞,至少在采集受精蛋4周前,將公雞引入到母雞群中。同時,在配制的飼料中應增加脂溶性維生素(如維生素E和維生素K)的含量及水溶性維生素(核黃素、泛酸和鈷胺素)、微量元素的含量。研究表明,每天提供19g可消化粗蛋白,基本上可以滿足肉用種母雞的蛋大小、蛋重和產蛋率的需要。 2、用于限飼的飼料:為了防止留作種用的大型肉種雞產蛋階段過量采食而變成肉仔雞,人們已經嘗試控制其能量采食量的技術,觀察特定肉種雞的體重狀況,并限制其飼料采食量,以防止其過于肥胖。采用限飼方案時,應該考慮家禽所處的環境條件和家禽的品種。減緩生長速度除可以減少體內脂肪含量外,還可以減少肉用家禽腹水癥和腿病的發生。限飼技術包括在生長階段限制家禽的采食量,這一方法的成功與否,取決于是否使用高度強化的飼糧,這種飼糧能滿足強制限飼情況下雞的營養需要。種雞飼糧中重要的營養物質包括硫胺素、生物素、維生素B12、錳和鋅等。另外,飼糧中的核黃素、泛酸、吡哆醇和葉酸的含量也應有所增加。 3、公雞的飼養管理:對公雞的飼養和管理已經逐漸受到重視。公母比例一般以1:(8~lO)較為合適。從收集受精蛋前的4~6周起,公雞在交配前應接受12~14h的光照。應該定期對公雞體重進行檢查,已經證明,公雞體重較理想體重減少10%~15%會降低種蛋的受精能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