哺乳期母豬怎么喂哺乳期母豬怎么喂? 導讀 飼養哺乳母豬主要是要保證母豬的健康和提高泌乳量,使仔豬有足夠的奶吃,仔豬生長快、成活多,保持母豬體況,使下一個配種期能夠正常發情和排卵。那么,哺乳期母豬怎么喂? 一、母豬分娩后12小時內,可以喂給紅糖水和少量的熟麥麩湯,以后用大麥和少量食鹽調成稀粥飼喂,使母豬體內有足夠的水分,不致使奶汁過稠,同時也防止母豬便秘,5天后可逐漸變稠。 二、飼料多樣搭配,營養齊全,必須注意鈣、磷等礦物質飼料的補充??梢远辔菇o母豬維生素豐富的飼料,通過乳汁滿足仔豬對維生素的需要,促進仔豬的發育,減少疾病。 三、飼料品質要固定,發霉變質的飼料不要喂哺乳母豬,如果在飼料中突然增加粗飼料,減少青飼料就會引起母豬便秘。喂了發霉變質的飼料就會引起母豬拉稀。 四、少喂、勤添,增加一頓夜食,可以保證母豬健康,多產奶,如果一天喂三頓,一頓喂得太多就會引起母豬消化不良。所以,哺乳母豬最好每天要喂4—5頓,每頓喂八成飽。 五、注意放牧或運動,多曬太陽,是保證母仔健康,促進乳汁分泌的重要條件。母豬產后一周就要在附近的地方進行放牧活動活動,產后15天可以將母豬和仔豬一起趕出去,每天兩次。 六、哺乳母豬的圈舍一定要保持清潔衛生、干燥和通風良好,冬季還要注意防寒保暖。母豬舍骯臟潮濕是引起母豬和仔豬患病的原因。 七、要注意保護好哺乳母豬的乳頭和乳房。 八、母豬產仔后,一般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發情,母豬食欲會減退,這個時間不要配種。要在產后第一個月末或第二個月初再配種,要注意密切觀察。 結束語 飼養哺乳母豬是比較重要的,必須細心飼養與管理,才能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量、提高仔豬成活率、仔豬斷奶個體重及母豬發情配種。 母豬生產過程及處理(1)擦(擦除黏液):仔豬出生后,先用接產專用毛巾迅速擦干嘴巴和鼻子的黏液,然后再擦干全身,并且保持臍帶不斷裂且不拉扯仔豬腹部。 (2)斷(斷好臍帶):擦干嘴鼻及全身黏液,仔豬恢復自主呼吸后,再進行臍帶處理,在距離仔豬肚臍端4cm處(臍帶結扎部位盡量靠近腹部,且保證仔豬站立時臍帶不會接觸地面)先結扎后用兩手的拇指與食指掐斷臍帶(最好使用浸泡在消毒水中的剪刀剪斷),并用5%的碘酊嚴格消毒臍帶斷端。 (3)干(干燥保溫):在仔豬身上涂抹干燥粉,并放入保溫箱進行保溫干燥。檢查保溫箱的溫度,要求達到均勻的33度,根據實際溫度情況調節保溫燈高低,功率大小,或調節電熱板、地暖設備情況;檢查保溫箱密封度及產房溫度。 (4)哺(及時哺乳):仔豬在保溫箱干燥后,10分鐘以內放出仔豬吸吮初乳,并固定乳頭。根據仔豬強弱大小安排仔豬的乳頭位置,強大一點的放后面乳頭,弱小的放中間乳頭,中等的放前面乳頭;對于不能自主吃奶的弱小仔豬(活力弱,站不穩)要求人工輔助吃到初乳6次以上。對于八字腳的仔豬用繃帶從兩后腿之間按正常腿間距固定捆繃。 (5)剪(科學剪牙斷尾):仔豬吃飽初乳3~6小時后生下當天進行剪牙(最好使用磨牙器),一顆一顆剪掉上下顎8顆牙齒,確保剪平且不傷到牙齦;減掉牙齒的一半即可,對牙齒傷口涂灑阿莫西林消炎。用事先預熱好的電剪刀,離尾根3cm處剪斷尾巴,并做好止血消毒。對于在吃奶時容易擦傷的仔豬在膝踝關節處用專用膠布裹上一層。 (6)假死豬急救:掏凈嘴巴里粘液后,仔豬四肢向上,一手握肩部一手托著臀部,然后一屈一伸反復進行,直到仔豬叫出聲為止;吹氣法,即向假死仔豬鼻內或嘴內用力吹氣促其呼吸;溫水法,將小豬放入溫水中,壓迫呼吸和提高小豬體溫。 (7)接產后按要求填寫產程記錄表和母豬檔案卡。 (8)記錄母豬產后采食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