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門縣三圣鄉山羊沖村山水灣生態香豬豬豬養殖基地,是該縣首個“巴馬香豬”生態豬豬養殖基地。
該基地占地15畝,其中豬舍700平米,放養山地12畝,2012年5月建成之后,引進“巴馬香豬”種豬23頭,開展科學飼養、自然繁育,采取半圈養半放牧的生態豬豬養殖方式,即白天讓香豬在空氣清新、無人居住的山地間放牧,晚上或陰雨天進入欄舍圈養?,F在,基地已達到擁有種豬33頭、存欄香豬近200頭規模。“巴馬香豬”舉世聞名,皮薄肉細,味美甘香,營養豐富,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,素有“一家煮肉四鄰香,七里之遙聞其味”之美稱,被譽為豬類的“名門貴族”。
“巴馬香豬”是一個飼養歷史悠久和遺傳基因穩定、品質優良、珍貴稀有的地方小型豬品種,早在宋朝年間便成為皇室貢品,原產于世界長壽之鄉的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,故名“巴馬香豬”。
其特點是:外貌清秀,體型矮、小、短、圓;飼養粗放,適應性和抗病力強;性野早熟,成年最大個體45公斤;胴體瘦肉多于脂肪,肌肉鮮紅,脂肪潔白,肉嫩味美甘香;營養全面,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1.8%,高于普通豬31.1%—70%;脂肪低,僅占普通豬的18.9%—28.1%;熱量亦較低,是普通豬的60.9%—76.1%;鈣磷含量及比例與雞蛋相差無幾;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其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豬,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豬的226%;更為獨特的是,含有一種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質,可使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抗炎物質增多,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減少,起到預防血栓形成,有較強擴張血管的活性,對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,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獨特功效,非常適宜制作老年食品,完全符合人體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