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價自年初起便保持底部摩擦態勢,價格區間始終未長時間逃離14.00-15.0元/公斤,是供給持續增量的鍋,也是年后需求回暖不及預期的錯,那么5月將過,6月市場預期將階段性出現供給斷檔,加之月底端午需求,能否帶動價格小幅走高、逃離半年底部? 短期行情持續底部摩擦 全國外三元出欄均價為14.36元/公斤,較昨日上漲0.01元/公斤,最低價云南13.78元/公斤,最高價廣東15.26元/公斤。全國豬價窄幅調整,月底供需結構調整不大,但基于月底月初集團場縮量預期,昨晚東北、河南及部分中北部地區養戶惜售心情升溫,屠企壓價失敗,整體行情小幅偏強上行,而南方市場普遍走貨不快,局部價格穩中弱勢走跌。月底供需僵持,豬價持續窄幅調整為主。 豬價短期上漲空間有限 雖說2022年7-8月份行情有所上行,刺激養殖場母豬配種積極性提升,但11-12月到2023年1月期間動物疫病較為嚴重,腹瀉、藍耳等導致仔豬存有量減少較為明顯,對應6-7月份生豬供給稍有減量,故對應豬價環比或稍有好轉,但目前生豬存欄基數仍比較大,短期供給壓力難有明顯緩解,而需求端也不見明顯好轉,故整體豬價上漲空間較為有限。 個人認為,年內豬價有高點,但高點難以長期處在20元/公斤以上,一方面目前能繁母豬基數仍偏大,而去年7-8月份行情上漲期間規模場、中小散母豬配種意愿普遍偏高,且今年一季度仔豬料、育肥量同環比均有肯定幅度的增加體現目前生豬供給壓力非常的大,同時規模場出欄均重始終處在偏高位置,豬肉供給相應也不小,加之終端消費依舊是不瘟不火的狀態、前5個月低豬價時期的凍品入庫導致供給壓力后移等等因素,都將制約著今年整體行情上漲空間。 企業存活依靠降本增效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,在行業整體環境不景氣時,養殖場的成本越低、生產效能越高則越能占得市場主動。目前豬價持續處在成本線以下徘徊,企業不管是通過更改飼料配方、降低飼料成本,亦或是智能AI等新養殖技術的運用,都或多或少能降低成本或增加效能,但降本增效主如果在長期受益中能得到較為突出體現,短期效果或較一般。 資本介入傳統周期不再 隨著生豬期貨的上市,各大資本相繼介入傳統養豬市場,且在資本的大力推動下,生豬養殖行業規?;M程不斷加快,也正因市場整體資金量較以往有明顯提升,完管豬價持續低迷、行業深度虧損,規模場也有底氣和資金繼續堅守現有產能水平、甚至擴充產能,所以今年一二季度能繁母豬存欄量去化進程非常緩慢,且往后也很難出現明顯的主動去化情況,故現如今的豬周期較以往已有很大不同,資本的介入促使新豬周期或將經歷時間更長,而豬價波動幅度更小、行業利潤更為微薄。 |